宿迁会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宿迁财经速递 >

宿迁绵远一条心一家人


  新华报业网讯  编者按 今天是四川“5.12”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四川震后重建工作进展怎样,人民生活是否归于平静,宿迁市对口援建的绵远镇重建工作进展怎样?5月5日至10日,本报记者随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省对口支援绵竹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省“三教办”联合组织的“江苏省赴川援建新闻采访活动”赴四川省绵竹市绵远镇采访。       
 
  两年来,宿迁市援建灾区绵竹市绵远镇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口援建各项工作部署,在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不畏艰难,于今年4月22日全面超额完成了省指下达的援建任务,打造出宿迁援建铁军形象,彰显出宿迁人大爱无私的情怀。本报从今日起开辟“援建之后看绵远”系列报道,突出宣传宿迁市援建工作的特色和成就,敬请读者关注。

  “近观绵竹,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自古天府之国,洞天福地。惜公元2008,叹5月12日,绵竹千年一震,死伤无数。绵远者,竹之一镇也。草木同悲,日月共泣。一方有难兮八方援,中华民族兮一家亲。江苏儿女赴绵竹,历尽辛艰。宿迁义士,携530万父老之深情,绵远镇上炼石补天。修学校,建医院,雪中送炭;砌堤坝,筑农房,锦上花添……”       

  这是记者于5月10日在绵远镇绵远学校看到石碑上镌刻的《宿迁援建赋》,由绵竹市文化名人高洪珠所作,短短数百字却记录着宿迁绵远两地的深情厚谊。

   千里相隔手相牵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两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汶川地震废墟上那句语气坚定的话语令举国振奋,世界瞩目。       

  2008年6月18日,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震后4个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中国政府提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中国,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灾后援建行动。从这时起,相依烟波浩淼的洪泽湖畔的宿迁和相偎巍峨屹立的龙门山下的绵远紧紧相连。       

  其实,早在中央、国务院部署之前,四川地震灾情一直牵挂宿迁人民的心,并相继选派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供电保障、建筑施工等各方面救援人员驰援灾区。

  宿迁对口援建绵竹市绵远镇消息传来,宿迁市委、市政府欣然领命,并早已整装待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实第一时间连线绵远镇党政负责同志,表示“将集全市之力,尽最大努力,帮助绵远重建”。       

  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亲赴灾区、问计于民,提出“选拔优秀、年轻、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灾区,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最好质量、最佳形象,坚决做好对口援建工作”。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张新实任第一组长,缪瑞林任组长,市领导徐惠民、薛甫伦、许步健、华志明担任副组长的对口援建工作领导小组。       

  援建工作刻不容缓,非常之时,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人,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始精心挑选“强将精兵”。宿豫区委常委、副区长刘金山有着丰富的乡镇工作经验和城市建设经验,任指挥长;市建设局副局长祁全行为果敢并熟悉工程建设管理,任副指挥长;市发改委策应扶持处处长沈习宽,市建设局市政处副处长史玉清,市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杜爱民,市规划局年轻干部陆洲……一支敢于担当、敢于风险、敢于战斗的集体就这样诞生。       

  2008年7月28日,援建指挥部所有人员抵达绵远,援建工作正式拉开了大幕,一个个“宿迁速度”“宿迁精神”“宿迁亲情”从此在绵远大地被见证。

   宿绵同心建家园

  “5?12”特大地震,绵远镇共报告死亡人数17人,失踪3人,受伤人数584人。全镇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1314间,全镇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同程度受重伤。因灾经济损失总计7亿元。       

  绵远镇镇长蔡展告诉记者,绵远镇位于绵竹市东部,与绵阳市安县河清场镇自然连为一体,素有绵竹“东大门”之称。全镇现辖4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共下设76个村(居)民小组。全镇耕地面积20735亩,总人口14357人。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川西平原并不富裕的乡镇,这样的损失无疑是惨重的。       

  刘金山说,两年来,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援建指挥部精心组织、密切部署,和灾区人民并肩携手,我市已于今年4月22日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对口援建任务。       

  5月10日上午,绵远镇绵宿路上一片繁华,来自周边两市三县群众把镇区挤得热热闹闹,道路边天竺桂,整齐划一、郁郁葱葱;柏油路,宽阔整洁、纵横交错;沿街商铺修葺一新,青砖小瓦错落有致……       

  人气聚集丰厚、商业迅速发展,在初次来到绵远的记者眼中,这是一个川西平原异军突起的新兴城镇,地震的疮痍已经愈合,人们的生活重新归于平静。而蔡展却说,这只是绵远镇重建后的一幅普通画面。       

  实事求是地说,宿迁是江苏的人口大市,建立地级市仅12年时间,工业初步发展,是经济的“洼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宿迁对绵远的援建不皱眉头,不打折扣,不降低任何标准。“我们从来没有为‘钱’而发愁。”对刘金山这样的一句话,很多知道宿迁、了解宿迁或者在宿迁工作过的干部可能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刘金山介绍说,为了抢抓时间,从2008年7月,我市制定出台了《宿迁市对口支援绵竹市绵远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2008年8月26日,在进驻绵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宿迁市对口援建绵远镇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项目正式开工启动。       

  据悉,我市援建绵远镇灾后重建共分为“交钥匙”、“交支票”项目,其中交钥匙项目安排援建资金8552.79万元,完成绵远学校、幼儿园、文广中心、成教中心、医院、计生服务站、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公厕、南轩中学配套道路以及绵远镇的绵海街、绵兴街等三纵四横场镇道路改造工程。交支票项目安排援建资金8232.12万元,包括农房重建补助资金、43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学校、医院设备配套资金及农民安全过冬费等。       

  如今的绵远,新老镇区基础设施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每逢节假日,来往休闲的群众络绎不绝,人气聚集丰厚;崭新亮丽的绵远学校、宽阔明朗的体育馆、卫生院自西向东与成青路辅道和街道两旁的绿化交相辉映,幻彩夺目;新建的农贸市场解决了绵远以街为市的局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宿迁援建绵远,把我们场镇基础设施标准提前了30年,我们永远记住宿迁人的深情大爱,更记住宿迁速度和宿迁人的干劲!”每当宿迁领导来到绵远,该镇党委书记谭琦都会由衷道出自己的心声。       

  是啊,两年的时间,绵远人民忘不了530万宿迁人民的牵挂,忘不了前方援建指挥部和建设工人风雨无阻、日夜赶工;忘不了宿迁援建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优质项目管理;更忘不了宿迁人“尊重理解构和谐,倾情援建不添乱”的援建准则……       

  宿迁广场、绵宿路……这一个个令人熟悉而亲切的地名,让我市援建的一项项工程就像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屹立在川西大地,见证宿绵两地人民友谊绵远流长!

        记者 熊磊 通讯员 钱进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特色班

班次特色
含普通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开通模拟考试题库,题库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准确把握考试重点、难点与考点,教授答题思路与方法,剖析历届考试失分规律,指明考试中“陷阱”、“雷区”和“误区”所在。帮助考生减少答题失误,助学员高分过关。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精品班

班次特色
含特色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为开通精品班的学员配备相应的直拨咨询号码,专人答疑,建立完善的学员信息库,及时回访跟踪,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督促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当前不过,下期免费学

480元/一门
960元/两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实验班

班次特色
含精品班全部课程+服务,实验班学员享受班主任制教学制度,并签署协议,当期考试不通过退还该课程学费(必须参加当期考试)。选报实验班课程的学员,还将免费获赠上期考试同科目下其他所有名师主讲的课程!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考前冲刺班+模拟考试系统+在线答疑+电子版教材+ 赠送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课程、题库+会计实务课程+考试不通过,学费全额退

1000元/一门
2000元/两门
购买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更新时间2020-08-27 12:00:59【至顶部↑】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QQ同号)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